今天专科高校在线小编整理了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有就业协议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有,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签约的高校毕业生(省外就业签订纸质协议),报到证上的报到单位是签约单位。
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书》的,报到证开回生源地。对于出国、出境、留学的高校毕业生,以出国签证、入学通知书为依据,报到证开回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专科高校在线
继续深造的高校毕业生。对于专科升本科,以录取通知书为依据,不予发放本学历层次就业报到证;户口、档案转录取学校。
对于自己创办企业、公司和承包项目的高校毕业生。以工商营业执照和承包合同为依据,报到证根据本人意愿,开到创业、工作所在地或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省内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方案中列为升学的,不签发就业报到证。毕业生因特殊情况放弃升学的,应当向毕业学校提出补发就业报到证申请,由学校按以下程序办理:
1、毕业生在升学当年9月1日前提出申请的,经学校批准后,将录取通知书原件,送就业报到证签发的就业主管部门办理。
2、毕业生在升学当年底前提出申请的,经学校批准后,将录取通知书原件、录取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取消该生学籍的证明,送就业报到证签发的就业主管部门办理。
3、毕业生在升学半年以上一年以内提出申请的,由学校核实情况后形成正式文件,连同录取通知书原件、录取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取消该生学籍的证明,送就业报到证签发的就业主管部门办理。
4、毕业生在毕业升学一年以上的,不再受理补发就业报到证。

你好,我是2008年大专毕业入伍,2010年退伍的山东籍士兵,听说国家可以补偿3年大学学费,请问去哪里领?
你好,我是今年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我年底就要去参军了,所谓大学生参军是指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校生不算,也不享受退学费等优惠条件,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找关系,找了关系什么都好说,没有的话,就不太好办了。
国防部网站10月28日电 记者 董强 今年是大规模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行面向社会普遍报名征集女兵的第一年。从各地、各高校情况看,高校学子报名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热情持续高涨,不断致信致电国防部网站,提出一些具体问题。
解放军报记者就此专访国家有关部门,现将教育部、国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政策解答推出,供大家进一步了解掌握。
一、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国防部征兵办公室联合推出50问
1. 国家鼓励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这里的“高校毕业生”如何界定?
指中央部门和地方所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毕业生。不包括往届毕业生及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类学生、各类非学历教育的学生。
2. 公民应征入伍需要满足哪些政治条件?
征兵政治审查的内容包括:应征公民的年龄、户籍、职业、政治面貌、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现实表现以及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政治情况等。征集服现役的公民必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军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决心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而英勇奋斗,等等。
3. 公民应征入伍要满足哪些基本身体条件?
应征入伍的公民要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其中,有几项基本条件:
身高:男性162cm以上,女性160cm以上
体重:男性: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0%、-10%
女性:不超过标准体重的±15%
标准体重=(身高-110)kg
个别体格条件较为优秀的应征男青年,体重可放宽至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
视力:路勤岗位视力标准,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入伍,右眼裸眼视力放宽至4.6,左眼裸眼视力放宽至4.5。
内科: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呈阴性,等等。
4.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年龄条件有何要求?
高职(专科)毕业生当年为18-23周岁,本科以上学历的可以放宽到当年24周岁。
5. 面向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征兵预征工作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全国征兵工作在每年冬季进行。从2009年起,对普通高等学校应届高校毕业生实行预征制度,5至6月份,高校所在地兵役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进入高校,开展预征工作,到毕业生离校为止。
6. 现在确定为预征对象后,什么时候正式入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离校前应在就学学校完成兵役登记和预征对象确定工作,持《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在冬季征兵开始前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县(市、区)征兵办公室报名应征。年底批准入伍。
7.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要经过哪些程序?
⑴ 参加兵役登记和预征报名:高校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到学校开展兵役登记,进行征兵普查工作,高校毕业生本人可向所在高校有关部门报名。
⑵ 在高校参加预征:5至6月份,高校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会同教育、公安、卫生等部门,到高校组织身体初检和政治初审,符合基本征集条件的确定为预征对象,并填写《应届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身体初检时对视力、肝功等项目进行重点检查。
⑶ 到户籍所在地报名应征:10至11月份,确定为预征对象的高校毕业生,冬季征兵开始前持《应届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县(市、区)征兵办公室报名应征。通过体格检查、政治审查并符合其他征集条件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优先批准入伍。
8. 毕业生预征工作在高校由哪个部门负责?
高校设有武装部的由武装部牵头负责,没有设立武装部的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有意向参军入伍的毕业生可向所在学校武装部或学生处或就业中心咨询。
9. 毕业生预征的政审工作由哪个部门负责?
征兵政审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统一安排,由同级公安机关具体负责,有关单位予以协助。
10. 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除享有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及其他优待安置政策外,还享受优先选拔 使用、考学升学就业优惠、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
11. 如何理解毕业生“优先报名应征”?
征兵报名前,县级兵役机关通知预征对象报名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高校毕业生本人持《应届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到户籍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报名应征。
12. 如何理解毕业生预征对象“优先体检、政审”?
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体检由县级征兵办公室统一组织,同级卫生部门具体负责。征兵前,县级兵役机关要通知预征对象体检时间 、地点、注意事项,并全部安排其上站体检。除器质性或传染性疾病外,一般不得单科淘汰。
组织高校毕业生政审时,严格按照《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进行。《应征公民政治审查表》中的“就读学校鉴定意见”栏的鉴定意见以《应届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意见为准,不再填写鉴定意见。入伍前,《应届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作为政审表的附件装入新兵档案。
13. 如何理解对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优先审批定兵”?
县级兵役机关召开定兵会议审批定兵时,优先批准体检、政审合格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
14. 如何理解对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优先选拔使用”?
同等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士兵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士兵,表现优秀、符合总政治部有关规定的可以直接选拔为军官。
15. 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给予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的内容是什么?
从2009年起,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补偿。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费补偿款首先用于偿还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
16. 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的标准是多少?
国家对服义务兵役的毕业生每学年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的金额,最高不超过6000元;毕业生在校期间每学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高于6000元的,按照每年6000元的金额实行补偿或者代偿;高校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低于6000元的,按照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本息两者就高的原则,实行补偿或代偿。
17.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都可以享受学费补偿或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吗?
在校期间已享受免除全部学费政策的学生、定向生、委培生、国防生、按部队生长干部条件招收的大学毕业生,以及从高校毕业 生中直招的士官,均不享受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18. 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的年限如何计算?
对本科、专科(高职)、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的年限,不论服役时间长短,分别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应学制计算一次性给予补偿。在校学习时间低于相应学制规定年限的,按照实际学习时间计算。在校学习时间高于相应学制规定年限的,按照学制规定年限计算。专升本、本硕连读、中职高职连读、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的年限,分别按照完成本科、硕士、高职和第二学士学位阶段学习任务的实际时间计算(即按完成最终学历阶段学习任务的实际时间计算)。
19. 申请学费补偿或助学贷款代偿的程序是什么?
⑴ 填写有关表格:预征工作开始后至6月15日前,被确定为预征对象的高校毕业生填写并向就读高校递交《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补偿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还需提供与经办银行签订的还款计划书复印件。其中,应注明已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⑵ 高校初审盖章:离校前,高校对被确定为预征对象的毕业生补偿学费和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的条件资格、具体金额及相关信息资料进行初审,确认无误后,在《补偿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上加盖公章,连同《预征对象登记表》一起交给学生本人。
⑶ 表格递交县征兵办:10月31日前,高校毕业生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报名应征时将《预征对象登记表》及《补偿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登记表》交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
⑷ 县征兵办审批入伍、复核材料并盖章:12月31日前,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批准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后,向其发放《应征入伍通知书》,并会同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申请补偿学费和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等情况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分别在《补偿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上加盖公章。
⑸ 学生资助中心审核并确定最终名单:次年1月15日前,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将户籍为本县(市、区)的应征高校毕业生的《应征入伍通知书》复印件及《补偿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原件,寄送至应征入伍毕业生原就读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各高校按隶属关系,分别报各省(区、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最终,汇总至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复核、备案后,确定当年享受补偿学费和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本息政策的最终名单及具体金额。
20. 补偿、代偿的经费如何发放到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手中?
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地方所属高校在收到国家拨付的补偿学费和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本息资金的15个工作日内,向毕业生补偿学费,汇至毕业生指定的地址或账户;对于申请助学贷款代偿的毕业生,由学校代替毕业生按照还款协议,向银行偿还其在本校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并将银行开具的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的凭据交寄毕业生本人或家长,将余下的资金汇至毕业生指定的地址或账户。
入学前在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到户籍所在县(市、区)学生资助中心领取代偿资金,并于领取代偿资金1个月内,根据与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由学生本人或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一次性向银行偿还贷款本息。
21. 因个人原因被部队退回,毕业生已获补偿、代偿的经费要被收回吗?
高校毕业生因本人思想原因、身体原因、故意隐瞒病史或违法犯罪等被部队退回的,取消其补偿学费和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的资格。已获补偿或代偿资金由毕业生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征兵办公室收回,并逐级汇总上缴至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2. 具有高等
教育学历的士兵退役后,享受哪些就学就业优惠政策?
⑴ 参加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⑵ 退役后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
⑶ 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后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⑷ 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 (5) 退役后可根据需要参照应届高校 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手续。
23. 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毕业生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是军队给安排还是
自己联系?
具有普通高职(高专)学历的毕业生退役后,可自行在户口或工作所在地报名参加全国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经相应成人高校审核后录取。
24. 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毕业生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何时报名,何时入学?
每年春节前报名、3月1日前完成录取工作,新生于当年春季入学。
25. 报名参加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招生需要带哪些材料?
退役毕业生可凭身份证、普通高职(高专)毕业证、士兵退役证,在户口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成招办指定的地点报名,并按照省级成招办公布的招生院校及专业目录填报志愿。
26. 报名参加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招生,如何实现免试录取?
退役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报名后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结束后,有关成人高校对报名人员提交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录取名单,经省级成招办办理相关手续后发放录取通知书。报名人数超出计划数的,成人高校对报名人员进行必要的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由省级成招办调剂到其他志愿高校录取。
27.成人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的学习年限为多长?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半。未尽事宜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28. 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毕业生退役后报考普通高校本科,如何参加考试?有何优惠政策?
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毕业生与其他普通专升本考生一起报名参加考试。退役毕业生享受招生计划单列、考试成绩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等政策。
29. 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毕业生退役后报考普通高校本科,何时报名,何时入学? 每年春节后报名,6月底前完成录取,新生于当年秋季入学。
30. 毕业生退役后报考普通高校本科需要带哪些材料?
考生凭身份证、普通高职(高专)毕业证书和士兵退役证,到户口所在地省级招生考
试机构或相应机构制定的地点报名,各省市相应招生考试机构在当地省级民政部门配合下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
31.普通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的学习年限为多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未尽事宜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32. 只有本科学历的毕业生退役后报考研究生才加10分吗?是单科加分还是总分加分?
除本科学历外,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士兵以本科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硕士研究生也可以享受初试加10分的优惠政策。是总分加分,不是单科加分。
33. 什么是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
2008年,政法院校开展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重点从军队退役士兵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中选拔人才,为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公、检、法、司机关定向招录培养专科以上层次的各类人才。
34.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其户口档案存放在哪里,如何迁转?
高校毕业生在5-6月份参加预征,身体初检和政治初审合格,填写《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将户口迁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档案可转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存放。
35. 没有参加预征的高校毕业生是否还可以应征入伍并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应届毕业生所在高校没有开展预征工作或没有参加预征、仍有参军意愿的,可在离校后户籍所在地县(市、区)级兵役机关报名应征,并与毕业学校联系,补办《预征对象登记表》、《补偿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及相关手续后,仍可享受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的各项优惠政策。
36. 高校毕业生被确定为预征对象之后,如果在正式入伍前又找到工作了怎么办?
高校毕业生参加预征不影响其就业。国家制定的预征政策充分尊重和保护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权利,即参加预征的毕业生经过初检、初审被确定为预征对象后,仍然可以选择就业。
37. 高校毕业生离校时户籍已迁回原籍,但最终未能入伍。如落实了新的就业单位,应如何办理就业报到手续?
对于离校时户籍已迁回原籍、但未能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如落实了新的就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向原就读学校申请办理就业改派手续,毕业生就业地公安部门凭毕业生所持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为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直辖市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38. 应征入伍服役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后找工作有何优惠政策?
高校毕业生服役期满择业可参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入伍高校毕业生退出现役后,可参照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向原就读高校再次申请办理就业报到证。
39. 退役的高校毕业生参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证有无时间期限?
申请办理就业报到证的期限从毕业生退出现役当年的12月1日起到次年12月31日止。
40. 在校大学生,是否可以参加今年的冬季征兵,并享受国家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入伍的优惠政策?
大学在读学生入伍,按照在校大学生入伍的政策办理,退役后可以复学继续完成学业,不享受今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入伍的优惠政策。
41. 普通高校女性毕业生是否可以参加预征?是否可以参军入伍并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此次普通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活动主要面向男性毕业生,女性毕业生不参加预征,但可在冬季征兵时在地方兵役部门直接报名应征,如果获准入伍,享受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各项优惠政策。
42. 2010年毕业的大三学生是否可以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服完兵役后是否还需要回校读大四?
大三学生,可以作为毕业班学生在今年冬季入伍,在6月底前在就学学校完成兵役登记和预征对象确定工作,户口在学校所在地的,年底由学校所在地县(市、区)征兵办公室统一组织体检政审和批准入伍,服兵役可以视为实习,按照学校的规定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和答辩的,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也可以作为在校大学生入伍,服现役完成后复学继续完成学业。(均不享受国家鼓励应届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有关优惠政策)
43. 普通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是否有专业限制?
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没有专业限制,符合身体条件、政审条件的都可以报名应征。
44. 已经和工作单位签约,现在又想应征入伍,是否属违约?
普通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需要变更就业协议,不属于违约。依法参军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和权利,受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护,用人单位要依照《宪法》、《兵役法》等规定,支持本单位员工依法服兵役,并落实好他们退役后的安置工作。高校毕业生要和用人单位及时沟通协商,共同做好工作安排。
45. 什么是士官?与义务兵有什么区别?
我军现役士兵按兵役性质分为义务兵役制士兵和志愿兵役制士兵。义务兵役制士兵称为义务兵,志愿兵役制士兵称为士官。士官属于士兵军衔序列,但不同于义务兵役制士兵,是士兵中的骨干。义务兵实行供给制,发给津贴,士官实行工资制和定期增资制度。这次预征指的是义务兵。
46. 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征入伍是否直接为士官?
目前部队面向毕业生既招收士官,也招收义务兵,这是两个不同兵役性质的士兵系列。士官不属于义务兵役。义务兵服役两年后,符合条件的,可以被选为士官。根据今年新出台的政策,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享受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技术岗位方面的优先政策。具有本科学历的士兵,表现优秀,符合总政规定条件,可以直接选拔为军官。 、
47. 士官直招什么时间开始?高校毕业生直招士官是否可以享受学费补偿等政策?
士官直招工作5、6月份开始,毕业生可以在学校所在地县(市、区)征兵办公室报名,经过体检、政审等环节,批准入伍,高校毕业生直招士官不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冬季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并且办理了申请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手续的,可以获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48.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部队是否会根据其专业安排服役岗位?
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军,地方兵役部门在安排兵员去向时,要考虑毕业生的专业和特长。入伍后,在同等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士兵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
49.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后,是否可以报考军校?考哪方面的文化课程?对应征入伍的大学生考军校有哪些优惠政策?
高校毕业生入伍第二年可以考军校。同等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士优先安排考军校,文化课程为全军士兵考学统一课程。
50.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后,报考军校有何年龄限制?
高校毕业生入伍报考军校,年龄限制放宽到23周岁。

一、
德州学院
教务处登录入口 德州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德州学院简介
德州学院是山东省政府直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建校40多年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与燕赵文化之沃土,汲取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之灵韵,秉承艰苦创业与励志育人之精神,不断谱写教书育人、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区位优势
学校座落在素有“神京门户”、“九达天衢”之称和纳入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
德州市
。德州历史源远流长,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留有大禹治水、董子读书台、
刘备
署理平原县、明清运河故道、苏禄国王墓等历史文化古迹,涌现出
董仲舒
、东方朔、祢衡、窦建德、
颜真卿
、邢侗、任继愈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德州是国家
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京沪高铁等线路的开通,更是将德州全面融入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
南水北调工程
将使古老运河重新发挥重要作用。******、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山东德州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德州作为山东省唯一全域纳入规划的城市,“一区四基地”战略地位正式确立。德州拥有“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
中国中央
空调城”、“中国粮油食品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城市名片,被命名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一圈一带一区”全部或部分覆盖德州市,承担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现代农业示范区等52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丰厚的地域资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1971年,历经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德州学院三个时期。1971年5月,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在“
文革
”中诞生,经历了启程的步履维艰,在规范和超越之中不断发展壮大。1997年3月,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德州教育学院、德州市直业余大学三校合并办学,组建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开启了综合性办学之路。1999年以来,又先后并入了5所职业院校,应用型的办学特色更加凸显。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本科层次的德州学院,标志着学校从普通专科学校向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德州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6年11月,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批、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9月,被山东省教育厅和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一批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
十三五
”首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定位与特色
学校坚持,坚持遵循办学规律、服务区域发展与立足实际相结合,立足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定位,积极创建服务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注重突出
学科专业
特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校地互动、产教融合、整体优化、协同发展、特色鲜明”的原则,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和传统文理学科的应用型方向,逐步形成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工管学科为主体,以信息技术、能源机械、食品生物、纺织服装、材料化工、经济管理、
人文教育为引领的优势专业群。注重人才培养特色,根据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学生需求和学生实际,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实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宽视野、高素养、重责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注重突出地域特色,确立了“扎根德州,面向山东,辐射周边,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圈一带等国家和山东省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德州及周边区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服务定位,把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相对接,把人才培养与地方需要相对接,加大企业行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力度,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学校特色。注重突出文化特色,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文化精神,浸润淳朴厚重的区域文化特质,不断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励志育人的办学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员工的
主观能动性
,着力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71个
本科专业
,专业设置涵盖了
经济学、
法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
历史学、理学、工学、
农学、医学、管理学11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理、工、管为主,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专科教育、部分重点专业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格局。2009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
山东师范大学
、
青岛科技大学等联合招收中国现当代文学、原子和分子物理、微生物学、
化学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2017年,获批山东省“十三五”首批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设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6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2个。拥有德州市生物
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德州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社科研究基地)。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25578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3120人,与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在校研究生24人。
教育教学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有山东省特色专业6个、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项、省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课程36门。近3年,承担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32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3项,获得省教学成果奖8项,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4项,教师指导学生发表论文471篇,其中被SCI收录5篇,EI收录2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篇,获批
实用新型专利
119项。获大学生科技文化国际赛事奖励51项,其中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参赛学生连续荣获国际一等奖。全国赛事奖励2169项,在全国大学生
英语竞赛、“红绿蓝杯”中国高校
纺织品设计大赛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全国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
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流通业经营模拟竞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比赛中均荣获全国一等奖。山东省赛事奖励1817项。获批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2017年获批实施学分制管理试点单位。
科学研究
学校着力提高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基础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应用研究具有较强的综合研究开发能力,其中在生物物理、纺织服装、
生物科学技术、
功能材料、可再生能源、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域文化研究等领域有较大学术影响。近3年共主持纵向项目298项,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3项,国家星火计划3项,国家社科基金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8项,其它省部级项目58项。发表论文819篇,其中SCI、EI、SSCI、A&HCI检索论文和CSSCI来源期刊论文227篇,在单晶
石墨烯
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出版学术著作42部。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185项,其中省级科研奖励11项。
服务社会
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努力建设成为区域应用型人才输出地、科技与智力服务支撑地、文化传承与创新承载地、高层次人才储备地、新型高端智库。已实施三期服务德州行动计划,以实际行动支持服务地方工作。2016年12月,德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向全市转发《德州学院服务德州行动计划(2016--2020年)》,建立了校地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服务德州对接方案,确定了首批服务地方项目110项。出台《德州学院“对接京津冀 服务示范区”实施意见》,确定了六项主要任务,全力服务德州市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学校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2017年以来,由校领导带队与德州市13个县市区完成了校地合作首轮对接,并进行了多轮相互考察交流,形成了有效的校地合作交流机制。现已与德城区等9个县市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并与各县市区80多家企事业单位,分别就全面合作、科研协作、联合攻关、信息咨询、合作育人、教育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合作,各项具体合作项目扎实推进,合作成效初步显现,产学研合作、校政企共赢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近三年,共获发明专利授权34项,完成科研成果转化、开展技术服务10余项,获批省市各类调研课题80余项。围绕德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建成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多类社会服务平台80余个,有效推动了学校与地方、行业、企业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成立了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地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中外艺术交流研究中心等一批文化研究机构,承办了大量文化论坛和文化宣传活动,先后编辑出版了三辑共34册《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丛书》,获得了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对外交流
紧紧围绕创建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研究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发展规律,不断推进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再上新台阶。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波兰、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16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65所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互派师生、科研和文化交流、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实质性合作。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依托中俄、中澳合作办学项目、波兰国际班、学分互认项目,选拔千余名学生赴国(境)外学习交流,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积极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山东省政府公派项目及各类国家专项资金,选派教师百余人次赴海外进行深造、访学和参加学术会议,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先后招收俄罗斯、乌克兰、韩国等国家留学生300余人,通过“德州学院外国留学生中国地域文化体验基地”的建设促进留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学校成功举办了国际文化节、中俄国际学术研讨会、“教育部俄罗斯艺术大师班”、“波兰文化周”、“中韩创新创业文化周”等大型国际教育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师生国际化视野。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610人,其中专任教师1211人,博士231人,硕士635人,教授108人,副教授434人,兼职硕士生导师45人。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学术风气。学校大力实施"天衢英才"工程,目前共引进5人,其中国家""1人,国家"*"1人,泰山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着力打造适应办学特色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获批"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科学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首席专家3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3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5人;获批德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德州市优秀中青年专家10人、德州市首席专家2人、德州市现代产业首席专家2人。学校注重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出台《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意见》和《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暂行办法》,114名教师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11位专家被聘为德州市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聘请企事业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共245人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2021亩,建筑面积66.7万平方米,科研教学设备总值18561.3万元,馆藏图书221万册,电子图书115.9万册,电子期刊53.1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共计29个。建有各类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256个、语音室13个、多媒体教室136个。注重信息化建设,网络信息点达到8000多个,无线接入点30个,校园网出口总带宽增加到2000Mbps,数字精品课上网门数达480多门,数字资源225013GB。建有系统集成的学校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图书借阅、财务综合收费、手机教务、学生管理、用电管理、校园网收费等方面的“一卡通”管理。占地1188亩的校区东扩工程和老校区改造正在分期进行,经过近3年的建设,现一期工程约28万平方米教学、实验、食宿等用房已交付使用。一所布局科学、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将与德州岔河两岸连为一体,成为德州一道靓丽风景线,为创建德州大学打下良好基础。
社会声誉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教师教育先进单位”、“全省高校人事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教务管理先进单位”、“全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先进单位” “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教育部《高教领导参考》4次刊登了学校的特色办学经验。近3年,《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中青网、新浪网等国家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典型经验和做法50余条。在中国
管理科学研究院、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校友会网等社会机构开展的大学评价中,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科水平、师资水平、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一直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德州学院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德州学院是二本吗
德州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德州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德州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德州学院教务处电话
德州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德州学院有几个校区
德州学院招生办电话
德州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
以上就是专科高校在线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有就业协议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专科高校在线:
www.huaguedu-jx.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