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照顾加分申报说明怎么填

2024-10-27 09:33:35 | 专科高校在线

高考照顾加分申报说明怎么填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高考照顾加分申报说明怎么填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照顾加分申报说明怎么填

高考照顾加分申报说明怎么填

填写方法如下:
尊敬的高考照顾加分评审委员会:我,[姓名],特此申请高考照顾加分,以下是相关情况说明:身体残疾状况(如果适用):[简要描述身体残疾状况,如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如果适用):[简要描述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如低收入、单亲家庭等]特殊困难情况(如果适用):[简要描述特殊困难情况,如家庭变故、重大疾病等]真诚希望能够获得高考照顾加分,便于更好地展示实际能力和潜力。保证提供的信息属实,并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和后果。谢谢审阅和支持。[姓名]、[日期]。

高考照顾加分申报说明怎么填

高考加分项目有哪些?

高考加分特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特长


艺术特长是高考中常见的加分项。如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类的特长,若考生达到一定的水平和标准,经过专业测试并获取相应证书,即可获得加分资格。其中,艺术水平较高的考生更有可能获得显著加分。


二、体育特长 专科高校在线


体育特长生是高考中另一大加分群体。例如,田径、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的优秀表现,获得省级或国家级比赛奖项的考生,往往可以获得加分。体育特长生的加分不仅体现了考生的体育才能,也反映了其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精神。


三、科技创新及发明


科技创新及发明在高考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若考生在某些科技领域有突出表现或发明,并获得专利或省级以上竞赛奖项,往往可以获得加分。这一政策旨在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社会实践及综合素质


此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考生也可能获得高考加分。如参与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若表现优秀,经过学校推荐并审核通过,也可以获得加分。


以上特长的具体加分标准和政策可能因地区和年份而异,考生和家长需密切关注当地教育部门的通知和公告,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同时,拥有这些特长不仅需要天赋和努力,更需要持续的锻炼和积累,才能真正在高考中获得加分。

高考照顾加分申报说明怎么填

高考加分政策是什么?

专科高校在线(https://www.huaguedu-j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加分政策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高考是学生们走向大学的关键时刻,而对于河北省的高考学生来说,除了自身的努力学习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获取额外加分。下面将详细介绍河北省高考加分的各种方式。

一、文化课加分

1. 学生干部加分:在学期末,如果你是班级的任职学生干部并在工作中发挥优秀,则可获得学术科目加5分的奖励。

2. 纪律优良加分:在高中阶段多次获得校级及以上的先进个人称号或集体称号,并获得优秀的纪律表现,则可获得学术科目加5分的奖励。

3. 竞赛获奖加分:曾经在国际、国内某项竞赛中获得过一等奖及以上,或在全省性及以上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及以上,则可在相应学科中获得加分。

4. 大学先修课程加分:高三学生可以在大学开设的课程中自主选择符合要求的课程进行学习,学习结束后,可在高考成绩总分中获得相应的加分。

5. 创新活动加分:凡是在高中阶段参与各种调研、论文、科技创新项目等自主探究及探究性实验活动,且成果获得不同级别的表彰,则可获得相应学科的加分奖励。

二、特长生加分

1. 艺术类:曾经获得省级及以上文艺团体、口才、主持、模特表演等比赛获奖证书或荣誉称号,并被学校审核通过,可以获学术科目(文化课)加放10分。

2. 体育类:曾经获得省级及以上田径、体操、武术、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等各种竞技比赛获奖证书或荣誉称号,并被学校审核通过,可以获得学术科目(文化课)加放10分。

3. 学科类:曾获得国家级及以上的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地理等竞赛获奖证书或荣誉称号,需要经过学校的审核,可以获得相应学科加分。

三、综合素质加分

除了文化课、特长以外,在高中阶段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考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表彰时获得相应的加分。

1. 志愿者加分:通过积极地参加志愿服务,如义教服务、培训帮扶、环保义务、灾难救援等活动,可获得1至5分的加分奖励。

2. 德育加分:通过校内、社会荣誉称号的获得,如三好、优秀班级、优秀学生、民族团结模范等称号,可获得1至5分的加分。

总体来说,河北省高考加分的种类较为丰富,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并结合高中阶段的学习、实践经验,适当选择合适的加分方式。当然,无论如何,都要保证自己的文化课基础知识掌握得足够扎实,这是高考学生成绩的关键。

以上就是高考照顾加分申报说明怎么填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专科高校在线。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专科高校在线:www.huaguedu-j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照顾加分申报说明怎么填”相关推荐
高考考生照顾加分登记表怎么填
高考考生照顾加分登记表怎么填

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优录项目申报材料清单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优录项目中,申请加分投档的考生须提供以下优录证明材料和原始证件,并由相关部门审核盖章。一、少数民族考生1.户口簿:户口簿上应同时列有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父亲(或母亲)以及考生本人,如考生与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父亲(或母亲)不在同一户口簿上,应出示相应关系证明。户口簿中考生民族身份要与登记表和高考报名信息中的民族身份一致。2

2024-11-21 15:31:58
学生高考申报项目说明怎么填写
学生高考申报项目说明怎么填写

学生高考申报项目说明怎么填写学生高考申报项目说明的填写方式因具体项目而异,但通常需包含如下内容:项目名称,如“2023年高考报名”;申报条件,例如具有高中学历、符合招生政策等;申报材料,如身份证、学历证明、报名表等;申报流程,包括申报时间、申报方式、审核流程等;政策规定,引用相关招生政策、考试规定等,以便考生了解相关要求;其他说明,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可添加注意事项、咨询方式等。值得注意

2024-11-30 16:43:57
高考报名照顾类型怎么填
高考报名照顾类型怎么填

高考报名照顾类型怎么填该考试报名照顾类型,需要考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高考报名照顾类型是针对符合特定条件的考生提供的优惠政策,包括加分、优先录取等。考生在报名时需要仔细阅读相关政策文件,了解不同照顾类型的具体条件和申请流程。在填写报名表格时,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照顾类型,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哪些加分和优先录取资格需要由考生在报名时提出申请?哪些加分和优先录取

2024-10-16 20:10:50
高考照顾资格怎么申请?
高考照顾资格怎么申请?

高考照顾资格怎么申请?资格条件申报如下:(一)申报对象申请享受照顾政策考生、国家和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报考资格考生、“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残疾人考生,以及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须按要求进行“资格条件申报”。(二)申报要求对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将根据户口簿及身份证信息进行审核,无需

2024-10-23 20:33:55
山东高考照顾政策如何申报?
山东高考照顾政策如何申报?

2022年10月山东省自考的报名条件?2022年10月山东省自考的报名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22年10月山东省自考的报名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报考

2024-10-11 02:04:23
云南省高考照顾分数加分政策 云南成考:曲靖成人高考照顾加分政策?
云南省高考照顾分数加分政策 云南成考:曲靖成人高考照顾加分政策?

云南省高考照顾分数加分政策云南省今年高考加分政策出台●体育加分5分●内地19个少数民族加10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报考省内普通高等学校者加15分●边疆及执行边疆政策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总增加分值不超过20分2015年1月1日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下列称号、名次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

2024-11-24 11:18:54
云南成人高考录取有什么照顾加分吗?
云南成人高考录取有什么照顾加分吗?

云南成人高考录取有什么照顾加分吗?【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有些考生听说在云南成人高考考试中是可以加分的!只需要达到一定的加分条件,考生就可以进行加分!那么云南成人高考录取有什么照顾加分吗?具体条件就跟随小编一起进入云南成考网了解一下吧。云南成人高考录取有什么照顾加分吗?考生们都知道,参加云南成人高考的大多是在职人员,部分符合照顾条件和加分条件的考生,如年龄、民族、边远地区等,可以

2024-11-30 07:48:51
河北成人高考照顾加分政策是怎样的?(河北成人高考报名须知?)
河北成人高考照顾加分政策是怎样的?(河北成人高考报名须知?)

河北成人高考照顾加分政策是怎样的?河北成人高考照顾加分政策是怎样的?(一)运动健将和武术项目武英级运动员称号获得者,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可以在考生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50分投档(一级运动员称号获得者为30分),是否录取由招生学校确定。(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可以在考生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是否录取由招生学校确定。1.获得地级以上(含)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

2024-11-14 04:06:06